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8:38    次浏览
看看时间已过7点,一大早就到田里忙活的郑由生赶紧回家。吃过早饭后,他骑上摩托车,赶在8点前到达可坑林下药材种植基地。郑由生是光泽县寨里镇浆源村村民,早晚在家忙农活,白天到可坑药材种植基地上班。7月11日,笔者在可坑见到郑由生时,他正在杉木林中对种植在限耕容器内的七叶一枝花进行管护。他说:“多亏村里引进承天这样的大公司,让我们这些无法外出打工的村民,在兼顾家庭的同时,每个月又有稳定的收入。”郑由生说的承天公司就是福建承天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。这是一家以珍稀中药材种苗繁育、种植和中药饮片加工、销售为主的全产业链现代化特色中药企业。浆源村有10个村民小组,161户,总人口626人,林地23561亩,耕地1274亩。目前,外出务工及在圣农公司上班的占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二,留在村里的劳力不足100人。“基础设施越建越好,村里的人却越来越少。”村党支部书记黄世娇说,“要想留住村民,就必须为村民找到创收的路子。”距村部2公里远的可坑,有一片近2000亩的山林,虽然当地的驻军早已搬走,但这片山林的权属仍归部队。去年初,浆源村、承天公司与部队三方达成协议,由部队提供林下空地,公司负责种苗、技术,村里劳动力到公司务工,按月领工资,待有收益后,三方按约定股份进行分红。承天公司租下这片林地后,主要用来种植七叶一枝花、瓜萎、泽泻等名贵药材。黄泽玉是杨家组村民,儿子在厦门开了一家公司,妻子、女儿都在公司帮忙。儿子一直希望父亲也能到厦门去,可黄泽玉80多岁的母亲却故土难离,于是,黄泽玉只能待在老家照顾母亲。干了一辈子农活的他闲不住,去年,一听说承天公司需要劳力时,他就到公司上班。“每天按时上班,主要是帮着种植及管理药材,活不重。”黄泽玉说,“关键是在家门口做事,既能照顾母亲,每个月还能领到2800元的工资。”“引进承天公司的最终目的是让村民把自家有林权证的山林入股公司,这样除了赚工资外,还能参与公司的分红。”村主任王万忠说,“岭下组、大村组好几户村民利用自家责任田,与公司签订元胡、生姜等药材种植合约,收益就比单纯替公司打工更强。”村民雷兴贵去年与公司签订种植元胡合约,首次试种3亩,获利1万多元,收完元胡还能种上一季水稻,田地收益明显增加。今年,他就流转山垅田20多亩,与公司签下5亩元胡、20亩生姜的种植合约。虽然今春因天气原因,5亩元胡要亏1万元左右,但雷兴贵并不沮丧,因为还有20亩生姜的收益做保障。雷兴贵算了笔账,生姜亩产量1500-2000公斤,其中1500公斤,公司是以保护价每公斤5.2元收购,其余的按市价收购。就算亩产全按1500公斤算,20亩生姜就是3万公斤,扣除种子、肥料等成本,利润能达10万元。“种生姜不像种烟,时间节点一环扣一环,种下之后,主要就是除草、培土,不会让活追着人,而且与公司有合作关系,销售也不用自己考虑。”雷兴贵说。“引进承天公司,不但盘活了林下闲地、冬季闲田及部分抛荒山垅田,而且为留守在家的闲散人员找到创收的路子。”黄世娇说,目前村里又与浙江一知名药企对接,准备种植杜仲、泽泻、瓜萎等药材。黄世娇表示,希望村里未来能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,引导更多村民选择回乡发展。